這一次,科技大省安徽的“硬核”戰“疫”力量!
發布日期:2020-02-25 瀏覽次數:1478
一場疫情,牽動著所有安徽人的心。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眾多安徽高科技企業第一時間站出來,向疫情宣戰,全力為控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做出自己的努力。
1 生物技術為醫護筑起“護盾”

2月2日,工作人員在檢查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核酸檢測試劑盒。
時間就是生命。在這場爭分奪秒的戰“疫”中,安徽安龍基因科技有限公司針對武漢暴發的新型冠狀病毒,率先開發出“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核酸檢測試劑盒”,這種新產品僅需90分鐘即可對提取的RNA完成檢測,首批10000份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已經迅速送往武漢。
大年初一下午,安科生物4000支重組人干擾素α-2b注射液緊急發往武漢金銀潭醫院、孝感市中心醫院、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等三家醫院,用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防治工作。此前,安科生物已向武漢市收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的定點醫院——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捐贈了一批重組人干擾素α-2b注射液,為一線醫務人員提供安全防護。
2 信息化打響了防控戰“疫”
1月26日10:30,正值大年初二,科大國創接到安徽省衛健委緊急通知,請求解決省衛健委應急指揮中心的網絡連接問題。科大國創4名技術人員1個小時就迅速趕到現場,18:00布線完畢、19:00終端數據跳線全部配備到位,克服多種困難,終于趕在當晚20:00順利完成辦公區域所有網絡覆蓋。
1月27日上午,合肥蜀山區緊急啟動蜀山融數字中心,要求快速實現掛圖作戰,實現轄區內各街道、鄉鎮的疫情情況快速采集、呈現、研判和調度指揮等功能。

蜀山區疫情監測中心
當天下午,科大國創項目團隊和蜀山區政府一起完成了第一版的系統原型溝通,通過13個小時的攻關,疫情監測中心第一版準時上線,并同時完成了應急指揮視頻會議系統的整體遷移,保證了蜀山區應急指揮和市應急指揮中心的聯動,給實時監測疫情提供了科技保障。
3 人工智能助力防控戰“疫”
在這場無聲的戰役中,科大訊飛充分發揮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技術優勢,助力各行各業投入戰“疫”。科大訊飛“智醫助理”可以為醫生提供及時、準確、有效的各類醫療數據,同時通過分析患者以往病史的文本信息,并結合最新的檢查檢驗結果,運用攜帶的醫學知識庫的海量數據,最終為醫生提供輔助診斷的結論。
疫情期間,“智醫助理”已隨訪了安徽、湖北、浙江、北京等15個省市387萬人,分析了242萬份基層門診病歷,并向公共防疫部門提供分析報告,還通過語音合成技術賦能國家基層醫療培訓。
針對因疫情而耽誤學習的學生群體,科大訊飛為湖北省等區域提供智慧空中課堂(線上直播教學系統)服務,保障廣大中小學生在疫情期間“停課不停學”。據科大訊飛相關負責人介紹,此階段教學方案已經對接了北京、安徽、湖北、上海等全國19個省31個區域,覆蓋學生數達800多萬人。
在政務應用上,科大訊飛智慧城市業務用人工智能輔助政務信息服務終端,讓面向1900萬注冊終端的政務APP“皖事通”上線“新型肺炎防控專題”,及時向市民提供最新的疫情資訊和針對性便民服務。
4 科技“皖軍”助力與疫情賽跑的“中國速度”
武漢火神山醫院投入使用,這是向世界展示的“中國速度”。在這場與疫情賽跑的“中國速度”中,有安徽科技企業的助力。
1月30日下午,作為首批支援武漢防疫工作的企業之一,總部位于合肥高新區的中電博微智能及其戰略合作企業生產的智能配電設備經調試完畢后,到達武漢火神山醫院,為火神山醫院順利建設貢獻了安徽力量。
1月22日,博微智能公司接到信息:因武漢疫情嚴峻,衛健委要求緊急支援前線一批醫療設備。作為該設備的核心供應商,博微智能需要盡快提供該醫療設備所需的智能配電單元。公司迅速做出反應,當天下午就發走了第一批所需全部庫存產品,保障了設備的生產;1月26日,第二批設備經過緊急加班裝配,發至合作伙伴方;1月30日17時15分,博微智能及其戰略合作企業生產的設備經調試完畢后,到達武漢火神山醫院。

(來邦科技官網)
蕪湖市來邦科技所生產的病房護理對講系統采用IP網絡架構,可實現患者、護士、醫生之間的求助呼叫及雙向高清可視對講,系統還集成了信息通知、費用查詢、服務評價等豐富的信息交互功能,旨在提高醫院護理工作及服務的信息。
在得知武漢火神山醫院籌建的消息后,在1月27日緊急集結公司員工,加急生產武漢火神山醫院的醫護對講系統。經過24小時的爭分奪秒,公司在28號按計劃完成任務。

生產線上,一只只組裝完畢的紅外測溫槍在進行檢驗(央廣網發 馬鞍山市委宣傳部供圖)
與疫情賽跑的不僅有來邦科技。作為一家生產儀器儀表和紅外測溫設備的企業,在突如其來的疫情面前,馬鞍山川宇電子有限公司提前結束休假,迅速復工復產。目前廠里紅外測溫槍生產線已開足馬力,日產量在一千臺左右,后續隨著產能不斷釋放,產量還會不斷增加。

安徽省立醫院內的無接觸式多功能自助終端設備(央廣網發 東超科技供圖)
疫情發生后,如何遏制公共場合的傳播和交叉感染一直是公眾關心的話題。
安徽省東超科技有限公司緊急研制改裝出一款無接觸式多功能自助終端設備,該自助機使用者不需要與屏幕接觸,點擊空中成像,就能完成掛號預約繳費等多功能自助服務。通過這種設備,使用者不需要與屏幕接觸,全部操作都在空氣中完成,有效降低了因人體與物體表面接觸時發生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同時在技術上采用可控制視角,可以有效保護用戶隱私。
全民抗疫,
中國在行動,
安徽在行動,
這一次,
安徽即刻吹響抗疫“集結號“,
以科技力量助力戰“疫”!
中國加油!安徽加油!
安徽的高科技企業加油!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眾多安徽高科技企業第一時間站出來,向疫情宣戰,全力為控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做出自己的努力。
1 生物技術為醫護筑起“護盾”

2月2日,工作人員在檢查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核酸檢測試劑盒。
時間就是生命。在這場爭分奪秒的戰“疫”中,安徽安龍基因科技有限公司針對武漢暴發的新型冠狀病毒,率先開發出“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核酸檢測試劑盒”,這種新產品僅需90分鐘即可對提取的RNA完成檢測,首批10000份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已經迅速送往武漢。
大年初一下午,安科生物4000支重組人干擾素α-2b注射液緊急發往武漢金銀潭醫院、孝感市中心醫院、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等三家醫院,用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防治工作。此前,安科生物已向武漢市收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的定點醫院——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捐贈了一批重組人干擾素α-2b注射液,為一線醫務人員提供安全防護。
2 信息化打響了防控戰“疫”
1月26日10:30,正值大年初二,科大國創接到安徽省衛健委緊急通知,請求解決省衛健委應急指揮中心的網絡連接問題。科大國創4名技術人員1個小時就迅速趕到現場,18:00布線完畢、19:00終端數據跳線全部配備到位,克服多種困難,終于趕在當晚20:00順利完成辦公區域所有網絡覆蓋。
1月27日上午,合肥蜀山區緊急啟動蜀山融數字中心,要求快速實現掛圖作戰,實現轄區內各街道、鄉鎮的疫情情況快速采集、呈現、研判和調度指揮等功能。

當天下午,科大國創項目團隊和蜀山區政府一起完成了第一版的系統原型溝通,通過13個小時的攻關,疫情監測中心第一版準時上線,并同時完成了應急指揮視頻會議系統的整體遷移,保證了蜀山區應急指揮和市應急指揮中心的聯動,給實時監測疫情提供了科技保障。
3 人工智能助力防控戰“疫”
在這場無聲的戰役中,科大訊飛充分發揮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技術優勢,助力各行各業投入戰“疫”。科大訊飛“智醫助理”可以為醫生提供及時、準確、有效的各類醫療數據,同時通過分析患者以往病史的文本信息,并結合最新的檢查檢驗結果,運用攜帶的醫學知識庫的海量數據,最終為醫生提供輔助診斷的結論。
疫情期間,“智醫助理”已隨訪了安徽、湖北、浙江、北京等15個省市387萬人,分析了242萬份基層門診病歷,并向公共防疫部門提供分析報告,還通過語音合成技術賦能國家基層醫療培訓。
針對因疫情而耽誤學習的學生群體,科大訊飛為湖北省等區域提供智慧空中課堂(線上直播教學系統)服務,保障廣大中小學生在疫情期間“停課不停學”。據科大訊飛相關負責人介紹,此階段教學方案已經對接了北京、安徽、湖北、上海等全國19個省31個區域,覆蓋學生數達800多萬人。
在政務應用上,科大訊飛智慧城市業務用人工智能輔助政務信息服務終端,讓面向1900萬注冊終端的政務APP“皖事通”上線“新型肺炎防控專題”,及時向市民提供最新的疫情資訊和針對性便民服務。
4 科技“皖軍”助力與疫情賽跑的“中國速度”
武漢火神山醫院投入使用,這是向世界展示的“中國速度”。在這場與疫情賽跑的“中國速度”中,有安徽科技企業的助力。
1月30日下午,作為首批支援武漢防疫工作的企業之一,總部位于合肥高新區的中電博微智能及其戰略合作企業生產的智能配電設備經調試完畢后,到達武漢火神山醫院,為火神山醫院順利建設貢獻了安徽力量。
1月22日,博微智能公司接到信息:因武漢疫情嚴峻,衛健委要求緊急支援前線一批醫療設備。作為該設備的核心供應商,博微智能需要盡快提供該醫療設備所需的智能配電單元。公司迅速做出反應,當天下午就發走了第一批所需全部庫存產品,保障了設備的生產;1月26日,第二批設備經過緊急加班裝配,發至合作伙伴方;1月30日17時15分,博微智能及其戰略合作企業生產的設備經調試完畢后,到達武漢火神山醫院。

蕪湖市來邦科技所生產的病房護理對講系統采用IP網絡架構,可實現患者、護士、醫生之間的求助呼叫及雙向高清可視對講,系統還集成了信息通知、費用查詢、服務評價等豐富的信息交互功能,旨在提高醫院護理工作及服務的信息。
在得知武漢火神山醫院籌建的消息后,在1月27日緊急集結公司員工,加急生產武漢火神山醫院的醫護對講系統。經過24小時的爭分奪秒,公司在28號按計劃完成任務。

與疫情賽跑的不僅有來邦科技。作為一家生產儀器儀表和紅外測溫設備的企業,在突如其來的疫情面前,馬鞍山川宇電子有限公司提前結束休假,迅速復工復產。目前廠里紅外測溫槍生產線已開足馬力,日產量在一千臺左右,后續隨著產能不斷釋放,產量還會不斷增加。

疫情發生后,如何遏制公共場合的傳播和交叉感染一直是公眾關心的話題。
安徽省東超科技有限公司緊急研制改裝出一款無接觸式多功能自助終端設備,該自助機使用者不需要與屏幕接觸,點擊空中成像,就能完成掛號預約繳費等多功能自助服務。通過這種設備,使用者不需要與屏幕接觸,全部操作都在空氣中完成,有效降低了因人體與物體表面接觸時發生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同時在技術上采用可控制視角,可以有效保護用戶隱私。
全民抗疫,
中國在行動,
安徽在行動,
這一次,
安徽即刻吹響抗疫“集結號“,
以科技力量助力戰“疫”!
中國加油!安徽加油!
安徽的高科技企業加油!
一場疫情,牽動著所有安徽人的心。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眾多安徽高科技企業第一時間站出來,向疫情宣戰,全力為控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做出自己的努力。
1 生物技術為醫護筑起“護盾”

2月2日,工作人員在檢查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核酸檢測試劑盒。
時間就是生命。在這場爭分奪秒的戰“疫”中,安徽安龍基因科技有限公司針對武漢暴發的新型冠狀病毒,率先開發出“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核酸檢測試劑盒”,這種新產品僅需90分鐘即可對提取的RNA完成檢測,首批10000份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已經迅速送往武漢。
大年初一下午,安科生物4000支重組人干擾素α-2b注射液緊急發往武漢金銀潭醫院、孝感市中心醫院、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等三家醫院,用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防治工作。此前,安科生物已向武漢市收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的定點醫院——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捐贈了一批重組人干擾素α-2b注射液,為一線醫務人員提供安全防護。
2 信息化打響了防控戰“疫”
1月26日10:30,正值大年初二,科大國創接到安徽省衛健委緊急通知,請求解決省衛健委應急指揮中心的網絡連接問題。科大國創4名技術人員1個小時就迅速趕到現場,18:00布線完畢、19:00終端數據跳線全部配備到位,克服多種困難,終于趕在當晚20:00順利完成辦公區域所有網絡覆蓋。
1月27日上午,合肥蜀山區緊急啟動蜀山融數字中心,要求快速實現掛圖作戰,實現轄區內各街道、鄉鎮的疫情情況快速采集、呈現、研判和調度指揮等功能。

蜀山區疫情監測中心
當天下午,科大國創項目團隊和蜀山區政府一起完成了第一版的系統原型溝通,通過13個小時的攻關,疫情監測中心第一版準時上線,并同時完成了應急指揮視頻會議系統的整體遷移,保證了蜀山區應急指揮和市應急指揮中心的聯動,給實時監測疫情提供了科技保障。
3 人工智能助力防控戰“疫”
在這場無聲的戰役中,科大訊飛充分發揮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技術優勢,助力各行各業投入戰“疫”。科大訊飛“智醫助理”可以為醫生提供及時、準確、有效的各類醫療數據,同時通過分析患者以往病史的文本信息,并結合最新的檢查檢驗結果,運用攜帶的醫學知識庫的海量數據,最終為醫生提供輔助診斷的結論。
疫情期間,“智醫助理”已隨訪了安徽、湖北、浙江、北京等15個省市387萬人,分析了242萬份基層門診病歷,并向公共防疫部門提供分析報告,還通過語音合成技術賦能國家基層醫療培訓。
針對因疫情而耽誤學習的學生群體,科大訊飛為湖北省等區域提供智慧空中課堂(線上直播教學系統)服務,保障廣大中小學生在疫情期間“停課不停學”。據科大訊飛相關負責人介紹,此階段教學方案已經對接了北京、安徽、湖北、上海等全國19個省31個區域,覆蓋學生數達800多萬人。
在政務應用上,科大訊飛智慧城市業務用人工智能輔助政務信息服務終端,讓面向1900萬注冊終端的政務APP“皖事通”上線“新型肺炎防控專題”,及時向市民提供最新的疫情資訊和針對性便民服務。
4 科技“皖軍”助力與疫情賽跑的“中國速度”
武漢火神山醫院投入使用,這是向世界展示的“中國速度”。在這場與疫情賽跑的“中國速度”中,有安徽科技企業的助力。
1月30日下午,作為首批支援武漢防疫工作的企業之一,總部位于合肥高新區的中電博微智能及其戰略合作企業生產的智能配電設備經調試完畢后,到達武漢火神山醫院,為火神山醫院順利建設貢獻了安徽力量。
1月22日,博微智能公司接到信息:因武漢疫情嚴峻,衛健委要求緊急支援前線一批醫療設備。作為該設備的核心供應商,博微智能需要盡快提供該醫療設備所需的智能配電單元。公司迅速做出反應,當天下午就發走了第一批所需全部庫存產品,保障了設備的生產;1月26日,第二批設備經過緊急加班裝配,發至合作伙伴方;1月30日17時15分,博微智能及其戰略合作企業生產的設備經調試完畢后,到達武漢火神山醫院。

(來邦科技官網)
蕪湖市來邦科技所生產的病房護理對講系統采用IP網絡架構,可實現患者、護士、醫生之間的求助呼叫及雙向高清可視對講,系統還集成了信息通知、費用查詢、服務評價等豐富的信息交互功能,旨在提高醫院護理工作及服務的信息。
在得知武漢火神山醫院籌建的消息后,在1月27日緊急集結公司員工,加急生產武漢火神山醫院的醫護對講系統。經過24小時的爭分奪秒,公司在28號按計劃完成任務。

生產線上,一只只組裝完畢的紅外測溫槍在進行檢驗(央廣網發 馬鞍山市委宣傳部供圖)
與疫情賽跑的不僅有來邦科技。作為一家生產儀器儀表和紅外測溫設備的企業,在突如其來的疫情面前,馬鞍山川宇電子有限公司提前結束休假,迅速復工復產。目前廠里紅外測溫槍生產線已開足馬力,日產量在一千臺左右,后續隨著產能不斷釋放,產量還會不斷增加。

安徽省立醫院內的無接觸式多功能自助終端設備(央廣網發 東超科技供圖)
疫情發生后,如何遏制公共場合的傳播和交叉感染一直是公眾關心的話題。
安徽省東超科技有限公司緊急研制改裝出一款無接觸式多功能自助終端設備,該自助機使用者不需要與屏幕接觸,點擊空中成像,就能完成掛號預約繳費等多功能自助服務。通過這種設備,使用者不需要與屏幕接觸,全部操作都在空氣中完成,有效降低了因人體與物體表面接觸時發生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同時在技術上采用可控制視角,可以有效保護用戶隱私。
全民抗疫,
中國在行動,
安徽在行動,
這一次,
安徽即刻吹響抗疫“集結號“,
以科技力量助力戰“疫”!
中國加油!安徽加油!
安徽的高科技企業加油!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眾多安徽高科技企業第一時間站出來,向疫情宣戰,全力為控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做出自己的努力。
1 生物技術為醫護筑起“護盾”

2月2日,工作人員在檢查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核酸檢測試劑盒。
時間就是生命。在這場爭分奪秒的戰“疫”中,安徽安龍基因科技有限公司針對武漢暴發的新型冠狀病毒,率先開發出“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核酸檢測試劑盒”,這種新產品僅需90分鐘即可對提取的RNA完成檢測,首批10000份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已經迅速送往武漢。
大年初一下午,安科生物4000支重組人干擾素α-2b注射液緊急發往武漢金銀潭醫院、孝感市中心醫院、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等三家醫院,用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防治工作。此前,安科生物已向武漢市收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的定點醫院——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捐贈了一批重組人干擾素α-2b注射液,為一線醫務人員提供安全防護。
2 信息化打響了防控戰“疫”
1月26日10:30,正值大年初二,科大國創接到安徽省衛健委緊急通知,請求解決省衛健委應急指揮中心的網絡連接問題。科大國創4名技術人員1個小時就迅速趕到現場,18:00布線完畢、19:00終端數據跳線全部配備到位,克服多種困難,終于趕在當晚20:00順利完成辦公區域所有網絡覆蓋。
1月27日上午,合肥蜀山區緊急啟動蜀山融數字中心,要求快速實現掛圖作戰,實現轄區內各街道、鄉鎮的疫情情況快速采集、呈現、研判和調度指揮等功能。

當天下午,科大國創項目團隊和蜀山區政府一起完成了第一版的系統原型溝通,通過13個小時的攻關,疫情監測中心第一版準時上線,并同時完成了應急指揮視頻會議系統的整體遷移,保證了蜀山區應急指揮和市應急指揮中心的聯動,給實時監測疫情提供了科技保障。
3 人工智能助力防控戰“疫”
在這場無聲的戰役中,科大訊飛充分發揮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技術優勢,助力各行各業投入戰“疫”。科大訊飛“智醫助理”可以為醫生提供及時、準確、有效的各類醫療數據,同時通過分析患者以往病史的文本信息,并結合最新的檢查檢驗結果,運用攜帶的醫學知識庫的海量數據,最終為醫生提供輔助診斷的結論。
疫情期間,“智醫助理”已隨訪了安徽、湖北、浙江、北京等15個省市387萬人,分析了242萬份基層門診病歷,并向公共防疫部門提供分析報告,還通過語音合成技術賦能國家基層醫療培訓。
針對因疫情而耽誤學習的學生群體,科大訊飛為湖北省等區域提供智慧空中課堂(線上直播教學系統)服務,保障廣大中小學生在疫情期間“停課不停學”。據科大訊飛相關負責人介紹,此階段教學方案已經對接了北京、安徽、湖北、上海等全國19個省31個區域,覆蓋學生數達800多萬人。
在政務應用上,科大訊飛智慧城市業務用人工智能輔助政務信息服務終端,讓面向1900萬注冊終端的政務APP“皖事通”上線“新型肺炎防控專題”,及時向市民提供最新的疫情資訊和針對性便民服務。
4 科技“皖軍”助力與疫情賽跑的“中國速度”
武漢火神山醫院投入使用,這是向世界展示的“中國速度”。在這場與疫情賽跑的“中國速度”中,有安徽科技企業的助力。
1月30日下午,作為首批支援武漢防疫工作的企業之一,總部位于合肥高新區的中電博微智能及其戰略合作企業生產的智能配電設備經調試完畢后,到達武漢火神山醫院,為火神山醫院順利建設貢獻了安徽力量。
1月22日,博微智能公司接到信息:因武漢疫情嚴峻,衛健委要求緊急支援前線一批醫療設備。作為該設備的核心供應商,博微智能需要盡快提供該醫療設備所需的智能配電單元。公司迅速做出反應,當天下午就發走了第一批所需全部庫存產品,保障了設備的生產;1月26日,第二批設備經過緊急加班裝配,發至合作伙伴方;1月30日17時15分,博微智能及其戰略合作企業生產的設備經調試完畢后,到達武漢火神山醫院。

蕪湖市來邦科技所生產的病房護理對講系統采用IP網絡架構,可實現患者、護士、醫生之間的求助呼叫及雙向高清可視對講,系統還集成了信息通知、費用查詢、服務評價等豐富的信息交互功能,旨在提高醫院護理工作及服務的信息。
在得知武漢火神山醫院籌建的消息后,在1月27日緊急集結公司員工,加急生產武漢火神山醫院的醫護對講系統。經過24小時的爭分奪秒,公司在28號按計劃完成任務。

與疫情賽跑的不僅有來邦科技。作為一家生產儀器儀表和紅外測溫設備的企業,在突如其來的疫情面前,馬鞍山川宇電子有限公司提前結束休假,迅速復工復產。目前廠里紅外測溫槍生產線已開足馬力,日產量在一千臺左右,后續隨著產能不斷釋放,產量還會不斷增加。

疫情發生后,如何遏制公共場合的傳播和交叉感染一直是公眾關心的話題。
安徽省東超科技有限公司緊急研制改裝出一款無接觸式多功能自助終端設備,該自助機使用者不需要與屏幕接觸,點擊空中成像,就能完成掛號預約繳費等多功能自助服務。通過這種設備,使用者不需要與屏幕接觸,全部操作都在空氣中完成,有效降低了因人體與物體表面接觸時發生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同時在技術上采用可控制視角,可以有效保護用戶隱私。
全民抗疫,
中國在行動,
安徽在行動,
這一次,
安徽即刻吹響抗疫“集結號“,
以科技力量助力戰“疫”!
中國加油!安徽加油!
安徽的高科技企業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