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禮華董事長談藥企如何應對金融危機
發布日期:2009-03-09 瀏覽次數:1105

(中國企業報記者郝玲通訊員汪灶標/文)醫藥行業是一個比較特殊的行業,涉及到千家萬戶,是每個人都十分關注的產業。今年恰好又是新醫改將要推出的年份,又巧遇金融危機的沖擊。3月4日,全國人大代表、安徽安科生物工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宋禮華,從一個醫藥行業從業者的角度,闡述了醫藥企業如何應對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
科研人員出身的宋禮華率領他的團隊白手起家,在醫藥行業摸爬滾打10多年,自主研制和開發了國家級新藥10個,并在他創辦的安徽安科生物工程 (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實現了產業化,企業從無到有,一步步走來,對此宋禮華是有一定發言權的。
宋禮華表示,醫藥行業是一個比較特殊的行業,由于藥品消費本身具有消費需求的剛性特點,通常來說,它沒有明顯的周期性,其應對經濟變化的能力相對較強,但這次金融危機還是對醫藥企業產生了一定的沖擊。而且,不利影響正逐漸顯現出來,另外,醫藥行業對政策環境的變化十分敏感,是受政府管制較多、較嚴的產業之一,也是受政策影響較深的產業之一。最近國家出臺的相關政策,為金融危機下的醫藥行業帶來了絲絲暖意,總體來說復雜多變的經濟和不確定的政策環境,還是對醫藥企業的經營帶來了挑戰。
宋禮華對中國醫藥行業的總體評價是,這是一個既讓人自豪又使人尷尬的行業,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醫藥行業一直保持較快增長速度,1990年至2007年,醫藥工業產值年均增長18.7%,該增長速度是GDP增長速度的2倍。在產業發展的同時,基本滿足了我國億萬百姓的用藥需求。同時,必須看到:我國醫藥產業集中度低,多、小、散、亂問題比較突出,具有國際競爭能力的龍頭企業十分缺乏,具有核心知識產權的企業幾乎沒有,所以難以與國外跨國制藥企業抗衡。許多企業的產品同質化嚴重,并且產品附加值較低、環境污染嚴重、能源消耗大,發展的道路依然十分漫長。
對此,宋禮華向醫藥企業提出忠告:打鐵需要自身硬,不管外部環境如何風云變幻,只要企業練好內功,自身功夫過硬,就能從容應對一切挑戰。變革時代,醫藥企業一定要做好5項修煉,即產品開發能力修煉、創新能力修煉、人才隊伍修煉、品牌修煉和企業文化修煉。只有不斷開發出差異化的新產品,不斷提升企業自身創新能力,引進、培養、造就專業化團隊,打造品牌,培育起健康的企業文化,才能使醫藥企業實現基業常青。
《中國企業報》2009年3月5日

(中國企業報記者郝玲通訊員汪灶標/文)醫藥行業是一個比較特殊的行業,涉及到千家萬戶,是每個人都十分關注的產業。今年恰好又是新醫改將要推出的年份,又巧遇金融危機的沖擊。3月4日,全國人大代表、安徽安科生物工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宋禮華,從一個醫藥行業從業者的角度,闡述了醫藥企業如何應對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
科研人員出身的宋禮華率領他的團隊白手起家,在醫藥行業摸爬滾打10多年,自主研制和開發了國家級新藥10個,并在他創辦的安徽安科生物工程 (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實現了產業化,企業從無到有,一步步走來,對此宋禮華是有一定發言權的。
宋禮華表示,醫藥行業是一個比較特殊的行業,由于藥品消費本身具有消費需求的剛性特點,通常來說,它沒有明顯的周期性,其應對經濟變化的能力相對較強,但這次金融危機還是對醫藥企業產生了一定的沖擊。而且,不利影響正逐漸顯現出來,另外,醫藥行業對政策環境的變化十分敏感,是受政府管制較多、較嚴的產業之一,也是受政策影響較深的產業之一。最近國家出臺的相關政策,為金融危機下的醫藥行業帶來了絲絲暖意,總體來說復雜多變的經濟和不確定的政策環境,還是對醫藥企業的經營帶來了挑戰。
宋禮華對中國醫藥行業的總體評價是,這是一個既讓人自豪又使人尷尬的行業,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醫藥行業一直保持較快增長速度,1990年至2007年,醫藥工業產值年均增長18.7%,該增長速度是GDP增長速度的2倍。在產業發展的同時,基本滿足了我國億萬百姓的用藥需求。同時,必須看到:我國醫藥產業集中度低,多、小、散、亂問題比較突出,具有國際競爭能力的龍頭企業十分缺乏,具有核心知識產權的企業幾乎沒有,所以難以與國外跨國制藥企業抗衡。許多企業的產品同質化嚴重,并且產品附加值較低、環境污染嚴重、能源消耗大,發展的道路依然十分漫長。
對此,宋禮華向醫藥企業提出忠告:打鐵需要自身硬,不管外部環境如何風云變幻,只要企業練好內功,自身功夫過硬,就能從容應對一切挑戰。變革時代,醫藥企業一定要做好5項修煉,即產品開發能力修煉、創新能力修煉、人才隊伍修煉、品牌修煉和企業文化修煉。只有不斷開發出差異化的新產品,不斷提升企業自身創新能力,引進、培養、造就專業化團隊,打造品牌,培育起健康的企業文化,才能使醫藥企業實現基業常青。
《中國企業報》2009年3月5日
- 上一篇:“安科”成為安徽省著名商標
- 下一篇:宋禮華董事長接受《楊波訪兩會》欄目專訪